|
清潔度衰減實驗怎么做?清潔度衰減實驗操作流程 一、實驗準備 設備與材料 清潔度檢測設備(含萃取裝置、過濾系統(tǒng)、顯微鏡、天平)、烘箱、干燥器、濾膜(需預先恒重處理)。 清洗劑(如去離子水或指定溶劑)、待測樣品(需性能穩(wěn)定)。 參數設定 確定清洗參數:清洗壓力、噴射角度、清洗劑用量(如1L/次)。 二、實驗步驟 樣品預處理 將濾膜浸入清洗液后烘干(90±5℃, 30分鐘),冷卻并稱重初始質量(G1)。 樣品表面無明顯污染,需符合檢測前狀態(tài)要求。 連續(xù)萃取清洗 首次清洗:使用設定參數對樣品進行清洗,收集濾液并過濾,記錄顆粒數量或重量。 重復清洗:同一樣品連續(xù)清洗6次,每次均更換新濾膜并記錄數據(顆粒數或重量G2)。 數據記錄與分析 計算每次清洗的顆粒占比: 單次顆粒數 / 總顆粒數 ≤10% 或 單次重量(G2-G1) / 總重量 ≤10%。 若第n次數據滿足上述條件(通常為第3–4次),判定參數合理;否則需調整參數重新實驗。 三、驗證與優(yōu)化 參數驗證 通過實驗的清洗參數需重復驗證3次,確保結果一致性。 工藝固化 符合衰減標準(≤10%)的參數納入正式清洗工藝,用于后續(xù)生產檢測。 關鍵注意事項 濾膜恒重:前后烘干條件需完全一致(溫度、時間)。 設備校準:天平精度需達0.1mg,顯微鏡需定期校驗顆粒識別功能。 環(huán)境控制:實驗室溫濕度穩(wěn)定,避免外部污染干擾數據。 流程圖示例 開始 ↓ 選擇清洗方法和參數 ↓ 準備同一件樣件 ↓ 對樣件進行第1次清洗,記錄顆粒數量 ↓ 對樣件進行第2次清洗,記錄顆粒數量 ↓ ...(重復清洗和記錄,直到第6次) ↓ 計算每次清洗得到的顆粒數據與所得顆?偤偷谋戎 ↓ 判斷是否有任意一次的比值小于0.1(或10%,根據標準不同) ↓ 是 → 清洗方法符合要求,確定清洗參數 ↓ 否 → 更改清洗方法和參數,重復實驗 ↓ 結束 以上流程綜合了ISO16232/VDA19標準的核心要求,通過多輪清洗和嚴格的數據分析確保萃取方法的有效性。 如有更多疑問可以聯(lián)系捷布魯專家團隊:189-6156-0696. |